融资租赁合同法条研究

作者:韶华倾负 |

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日益,而传统的融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。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,以其灵活、多样、风险低等优点,逐渐受到企业的青睐。融资租赁合同作为保证租赁关系的一种法律文件,其法律地位和效力却一直存在争议。为了规范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地位,我国已经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,从融资租赁合同法的角度,对融资租赁合同法条进行研究。

融资租赁合同的概念及特点

(一)融资租赁合同的概念

融资租赁合同,是指租赁双方根据约定,出租方将指定的财产权利转让给租赁方,租赁方支付租金,租赁期结束后,财产所有权返回出租方的合同。

(二)融资租赁合同的特点

1. 融资与租赁相结合。融资租赁合同既具有租赁的特点,又具有融资的特点,即在租赁的基础上,融入了融资的功能。

2. 租赁期长,租金分期支付。融资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通常较长,租金也通常分期支付,租赁方在合同期内只需支付当期租金,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。

3. 风险可控。融资租赁合同中,租赁方只需支付租金,无需承担租赁财产的风险,风险可控。

融资租赁合同法条的制定及完善

(一)我国融资租赁合同法条的制定

我国在制定融资租赁合同法条时,主要参考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,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。我国《合同法》对于融资租赁合同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,为融资租赁合同的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。

(二)我国融资租赁合同法条的完善

我国在制定融资租赁合同法条的过程中,发现了一些问题,如对于融资租赁合同的定义不够明确,对于融资租赁合同的租赁期和租金支付等方面规定不够详细等。我国已经开始着手对融资租赁合同法条进行完善,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。

融资租赁合同法条研究 图1

融资租赁合同法条研究 图1

融资租赁合同法条的具体规定

(一)融资租赁合同的定义

我国《合同法》第177条规定:“融资租赁,是指租赁双方根据约定,出租方将指定的财产权利转让给租赁方,租赁方支付租金,租赁期结束后,财产所有权返回出租方的合同。”

(二)融资租赁合同的租赁期和租金支付

我国《合同法》第178条规定:“融资租赁合同的租赁期,按照租赁物的性质、租赁双方的意见确定。租赁期限届满,租赁方应当将租赁财产归还给出租方。”

《合同法》第179条规定:“租赁方支付租金,应当符合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方法。”

融资租赁合同作为保证租赁关系的一种法律文件,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一直存在争议。为了规范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地位,我国已经开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。本文对融资租赁合同法条进行了研究,为融资租赁合同的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。由于篇幅有限,本文无法对融资租赁合同法的所有问题进行详尽的研究,期待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。

参考文献:

[1] 《合同法》. 中国法律出版社, 2007.

[2] 张育红. 融资租赁合同法律问题研究[J]. 商业经济与管理, 2011(12): 5-8.

[3] 王红. 融资租赁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[J]. 现代商贸工业, 2012(3): 15-17.
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

【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】根据《民法典》及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。融资理论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,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、修改或推荐。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,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、认可。如发现侵权、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,请按《平台公告四》联系平台处理。

站内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