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
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重要的项目融资,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它通过将设备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,为中小企业、医疗机构、教育机构等提供了灵活的资金支持和资产配置方案。而在2017年,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经历了快速与结构调整并存的一年。
融资租赁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背景
融资租赁是一种以租赁物的使用权为核心,结合金融工具实现资本运作的项目融资。其基本模式是出租方(租赁公司)根据承租方的要求设备,并将其租赁给承租方使用,承租方按照约定支付租金直至合同期满后获得设备所有权。
从全球范围来看,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,市场规模占GDP比重普遍超过10%。而在2017年的中国,融资租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。数据显示,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市场渗透率为8.94%,远低于美国(2%)、英国(31.1%)和德国(16.7%),这表明中国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
2017年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现状
2017年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图1
(一)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
截至2018年末,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1.18万家,较2017年了21.7%。其中外资租赁公司合计约1.13万家,同比21.3%;内资租赁公司合计397家,同比41.8%。金融租赁公司数量保持稳定,共69家。
在融资租赁合同余额方面,截至2018年末,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.65万亿元人民币,较2017年了9.4%。金融租赁公司的合同余额约为2.5万亿元,占总市场的37.6%;内资租赁公司合同余额为2.08万亿元,占比31.3%;外资租赁公司合同余额为2.07万亿元,占比31.1%。
(二)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
数据显示,2017年底,我国金融租赁、内资租赁和外资租赁公司数量分别为69家、397家和1.13万家,行业集中度较低。这种分散的竞争格局导致市场价格竞争加剧,部分企业为争夺客户甚至采取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手段。
(三) 区域发展不平衡
从区域分布来看,融资租赁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数量最多,尤其是上海、天津、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租赁服务生态体系。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,融资租赁业务开展相对滞后,市场渗透率普遍低于东部地区。
融资租赁在项目融资中的应用
(一)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
融资租赁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。通过融资租赁,企业无需一次性支付设备费用,而是按期支付租金,在降低初期资金投入的实现设备升级和产能扩张。
某制造企业在2017年通过融资租赁获得了价值50万元的生产设备,仅需首付10%即50万元便可以开始生产。这种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,还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。
(二) 服务基础设施建设
在公共事业领域,融资租赁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方政府医疗机构通过融资租赁获得了救护车和医疗设备,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。
(三) 推动产业升级
融资租赁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。通过对落后产能的淘汰设备进行融资租赁处置,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产结构,推动产业结构调整。
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趋势
(一) 市场规范待完善
当前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存在以下问题:一是行业标准不统一,部分企业在业务操作中存在违规行为;二是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,导致不良租赁资产比率较高;三是法律体系尚需完善。
(二) 金融科技的应用
随着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,融资租赁公司将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。通过建立智能化风控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,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和业务风险。
(三) 国际化发展机遇
中国融资租赁企业正在加快国际化布局,在沿线国家开展业务合作。这种国际化发展不仅是市场拓展的需要,更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。
2017年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图2
2017年是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。尽管面临市场竞争激烈、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挑战,但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依然向好。随着规范化程度提高和金融科技的应用,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必将迎来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,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项目融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通过以上分析2017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,也不可忽视潜在的挑战。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发展模式和完善市场机制,才能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,为更多企业和项目提供有力支持。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