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资租赁业务计税依据解析:企业和个人所需了解的关键点
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日益,而融资租赁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,以其灵活、多样、效率高的特点受到了企业和个人的广泛青睐。在实际操作中,对于融资租赁业务的计税依据,企业和个人了解的关键点还不少。重点解析企业和个人在融资租赁业务计税方面所需了解的关键点。
融资租赁业务概述
融资租赁业务,是指租赁公司(租赁方)以其人之名,为租赁合同中的承租人(租赁方)提供设备租赁、资本租赁等服务的业务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》规定,融资租赁业务中的租赁服务,按照“融资租赁服务”征收增值税。
计税依据
1. 销售服务,租赁服务
对于融资租赁业务,计税依据是“销售服务”。根据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执行口径》(财税[2016]36号)规定,融资租赁业务中的租赁服务,按照“销售服务”征收增值税。
2. 收取的租赁费用
在融资租赁业务中,租赁方按照合同约定向承租人收取的租赁费用,作为计税依据。租赁费用包括租赁设备的价值、租赁期限、租赁利率等。
3. 利率和残值
在计税时,还需要考虑租赁设备的利率和残值。利率是指租赁合同中约定的租赁费用与租赁设备价值的比例,残值是指租赁设备在租赁期限结束后,其价值降低的部分。
企业所需了解的关键点
融资租赁业务计税依据解析:企业和个人所需了解的关键点 图1
1. 增值税普通税率
企业进行融资租赁业务计税时,应按照增值税普通税率(13%)进行计算。
2. 进项税额抵扣
企业购进的租赁服务、设备等,可以按照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。
3. 设备租赁服务免征增值税
根据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执行口径》(财税[2016]36号)规定,自2019年4月1日起,企业租赁服务免征增值税。
个人所需了解的关键点
1. 增值税普通税率
个人在选择融资租赁业务时,应了解增值税普通税率(13%),并在计税时按照此税率进行计算。
2. 进项税额抵扣
个人在选择融资租赁业务时,应了解其购进的租赁服务、设备等,可以按照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。
3. 设备租赁服务免征增值税
个人在选择融资租赁业务时,应了解自2019年4月1日起,企业租赁服务免征增值税。
融资租赁业务计税依据解析是企业和个人在选择融资租赁业务时,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。企业和个人应了解的关键点包括计税依据、增值税普通税率、进项税额抵扣以及设备租赁服务免征增值税等。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关键点,才能确保在实际操作中,正确、合规地进行融资租赁业务的计税。
为了更好地把握融资租赁业务的计税问题,企业和个人可以咨询专业税务师或相关部门,以确保计税的准确性。企业和个人也应注意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,以便及时调整计税策略。
(作者:融资企业贷款方面专家)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