涉农企业发债融资研究
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,涉农企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涉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,制约了企业的发展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我国政府大力推广农业企业发债融资,为涉农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。对涉农企业发债融资的现状、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。
涉农企业发债融资现状
1. 发债融资方式多样化
我国政府鼓励涉农企业通过多种融资方式进行发债融资,包括企业债券、公司债券、短期融资券等。为降低涉农企业发债融资成本,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。
2. 发债融资规模逐年
随着涉农企业发债融资需求的不断扩大,发债融资规模逐年。据统计,2017年至2020年,涉农企业发行债券金额共计约1200亿元,其中企业债券约800亿元,公司债券约400亿元,短期融资券约100亿元。
3. 发债融资风险可控
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涉农企业发债融资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。截至2020年底,涉农企业发行的债券未偿还本金约为600亿元,未偿还利息约为100亿元,未偿还债务率约为2%。
涉农企业发债融资存在问题
1. 发债融资规模不足
虽然近年来涉农企业发债融资规模逐年,但与涉农企业的融资需求相比,仍存在较大差距。统计显示,2020年涉农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仅占到企业融资总额的20%左右,远远低于非农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的60%以上。这表明涉农企业在发债融资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。
2. 发债融资成本较高
虽然政府为降低涉农企业发债融资成本,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但涉农企业发债融资成本仍较高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发债利率普遍较高,导致涉农企业融资成本增加;二是发债费用、利息支出等成本相对较高。
3. 发债融资渠道单一
目前,涉农企业发债融资渠道相对单一,主要依赖于企业债券。这使得涉农企业在面临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时,难以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实现自身的发展。
涉农企业发债融资研究 图1
涉农企业发债融资对策建议
1. 扩大发债融资规模
政府应进一步扩大涉农企业发债融资规模,满足涉农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。具体措施包括:提高发债额度、优化发债结构、丰富发债类型等。
2. 降低发债融资成本
政府应继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,降低涉农企业发债融资成本。具体措施包括:降低发债利率、减少发债费用、简化发债程序等。
3. 拓展发债融资渠道
政府应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多元化发债融资,拓展发债融资渠道。具体措施包括:支持涉农企业发行公司债券、可转债等;推动涉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,发行金融债券等;引导涉农企业通过互联网 等方式,发行线上债券等。
涉农企业发债融资是我国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。目前涉农企业发债融资仍存在规模不足、成本较高、渠道单一等问题。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涉农企业发债融资的支持力度,扩大发债融资规模、降低发债融资成本、拓展发债融资渠道,以促进涉农企业健康、稳定、可持续发展。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