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募基金退出新三板的案例分析

作者:起风了 |

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,私募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,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企业的青睐。在新三板市场中,私募基金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,而且通过退出实现投资回报,成为投资者和企业关注的焦点。以私募基金退出新三板的案例为例,从退出路径、退出价格、退出风险等方面进行剖析,以期为其他私募基金和新三板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借鉴和参考。

案例概述

1. 案例背景

私募基金成立于2018年, total size为5亿元,主要投资领域为产业和科技创新企业。该基金在成立后积极寻找投资机会,于2020年成功投资了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(以下简称“公司”)。

2. 退出路径选择

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和观察,该私募基金认为公司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,且市场需求稳定,具备退出条件。为实现投资回报,该基金决定通过新三板转板上市的方式退出。

3. 退出价格及方式

私募基金退出新三板的案例分析 图1

私募基金退出新三板的案例分析 图1

经过与公司的协商,该私募基金以每股15元的价格,出售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,总成交金额为3000万元。退出方式为协议转让,即在证券交易系统中进行交易,由交易对手方接盘。

4. 退出风险分析

(1)市场风险: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差,股票价格波动较大,可能导致私募基金的投资回报受到影响。为降低市场风险,该基金在退出前,通过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,对公司的业绩和发展前景进行全面评估。

(2)流动性风险:协议转让需要一定的时间,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。为降低流动性风险,该基金在退出前,与交易对手方协商,达成默契,确保在协议转让过程中能够迅速完成交易。

(3)操作风险:退出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失误,导致投资回报受损。为降低操作风险,该基金在退出前,对相关事宜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,确保退出过程顺利进行。

案例启示

1. 选择合适的退出路径

私募基金在退出新三板企业时,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市场前景、盈利能力和行业地位等因素,选择合适的退出路径。如上文案例中,该基金选择通过新三板转板上市的方式退出,既保证了投资回报,又降低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。

2. 做好风险管理

私募基金在退出新三板企业时,应做好风险管理,包括市场风险、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。如上文案例中,该基金在退出前,通过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,对公司的业绩和发展前景进行全面评估,降低市场风险。与交易对手方协商,达成默契,确保在协议转让过程中能够迅速完成交易,降低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。

3. 合理定价

私募基金在退出新三板企业时,应合理定价,确保投资回报。如上文案例中,该基金以每股15元的价格,出售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,总成交金额为3000万元,实现投资回报的降低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。

私募基金退出新三板的案例,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参考。通过退出路径选择、风险管理、合理定价等方面的案例分析,本文希望为私募基金和新三板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。当然,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,私募基金在退出新三板企业时,应根据自身情况,制定合适的退出策略。
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

【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】根据《民法典》及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。融资理论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,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、修改或推荐。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,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、认可。如发现侵权、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,请按《平台公告四》联系平台处理。

站内文章